庇護
0/0
2023
現地行為3小時四場、聲音13分5秒、紙本文件、叫號系統、現成物
依場地而定
《庇護-孤島旅遊》現地聲音行為,以交通運輸空間與社交行為模式基礎,將舒適與災難的情境並置探討安全的脆弱性。這場虛構的時間旅行服務,重啟廢棄五年的候船室櫃檯,透過聲音重新雕塑乘客的等待與通勤時空,分別以叫號鈴與語音導覽,測試公共空間的社會規範,以及探討個人與群體、隔離與接觸、邊陲與核心地區之間的結構轉變。

行為發生於櫃檯接待室,透過眼神和叫號鈴來進行現場干預,而虛構的旅遊服務則透過線上音訊檔案提供,乘客得以使用耳機,在渡輪行駛至島上的過程中聆聽『聲音導覽』。聲音導覽的內容質疑幸福的穩定性,參與者於聲音導覽中體驗現實中的安全與遙遠災難的威脅交織在一起的敘事,形成安逸與災難之間的緊張衝突。導覽內容結合當地居民的真實生活和取材自台灣海峽移民的民間故事,藉此引導觀眾從這個安全的現實場所進入另一個危險的情境,重疊不同世界的生活經驗和渴望,並在時空擺盪之間思考安全和舒適的脆弱性。
藝術家的其他作品
淤泥與堤防
裝置藝術 / 2024
泥土變形記 二
裝置藝術 錄像藝術 / 2024
夏威夷披薩
行為藝術 / 2024
Humid duvet
繪畫藝術 / 2024
Tennis in Autumn
繪畫藝術 / 2023
then it started to rain…bricks got wet
繪畫藝術 / 2023
Between melting
繪畫藝術 / 2023
20230105 in Helsinki
繪畫藝術 / 2023
-8°C
繪畫藝術 / 2023
+2°C
繪畫藝術 / 2023
+4°C
繪畫藝術 / 2023
+33°C
繪畫藝術 / 2023
+31°C
繪畫藝術 / 2023
80%
繪畫藝術 / 2023
擴香
行為藝術 / 2023
裙底風光
行為藝術 / 2023
擲地
裝置藝術 / 2022
泥土變形記
行為藝術 / 2022
牆邊
行為藝術 / 2022
Swim in Schlachtensee
繪畫藝術 / 2022
H
繪畫藝術 / 2022
La Mola
繪畫藝術 / 2022
Sailing
繪畫藝術 / 2022
Sound track in Barcelona
繪畫藝術 / 2022
Climbing
繪畫藝術 / 2022
野餐
行為藝術 / 2021
Boundary Overture #04
繪畫藝術 / 2021
Boundary Overture #03
繪畫藝術 / 2021
Boundary Overture #09
繪畫藝術 / 2021
Boundary Overture #08
繪畫藝術 / 2021
Boundary Overture #07
繪畫藝術 / 2021
Boundary Overture #05
繪畫藝術 / 2021
Boundary Overture #01
繪畫藝術 / 2020
Boundary Overture #02
繪畫藝術 / 2020
公事
繪畫藝術 / 2020
架空
繪畫藝術 / 2020
位柱
繪畫藝術 / 2020
圍帳
繪畫藝術 / 2020
樑屋
繪畫藝術 / 2020
飄浮身體-上牆
行為藝術 / 2020
飄浮身體-邊界之間
行為藝術 / 2020
飄浮身體-之上2.0
行為藝術 / 2020
午睡
行為藝術 / 2020
飄浮身體-我看著你
行為藝術 / 2020
飄浮身體-之上1.0
行為藝術 / 2019
溼氣的影子
繪畫藝術 / 2019
在冰上行走
繪畫藝術 / 2019
海風交疊
繪畫藝術 / 2019
地上有灘水
繪畫藝術 / 2019
如果風雨大
繪畫藝術 / 2019
飄浮身體-城市幻景
行為藝術 / 2018
飄浮身體-我們2.0
行為藝術 / 2018
導覽員
行為藝術 / 2018
鏘條通藝術節-閃星女郎
行為藝術 / 2017
仙橋村家訓健康操
行為藝術 / 2017
邊緣之上
行為藝術 / 2015
Jogging after Fischbeker Heide
繪畫藝術 /
探索更多作品
殼,迷流,冉冉的焰火
羅聿綺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