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生年

    1966

  • 出生地

1998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 博士
1993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 碩士
1989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 學士
現任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專任副教授。1998年取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學位,研究領域橫跨法國當代哲學、現象學、心理學、美學,發表過多篇專論與專書,包括:《身體部署:梅洛龐蒂與現象學之後》、收錄於《藝術觀點》的<真實身體行動的自我技術:用果陀斯基閱讀晚期傅柯>、收錄於《視覺藝術》的<身體與科技體現之間:媒體藝術的現象學>等,同時也是《空間詩學》、《眼與心》等書的翻譯者。 近年也進行策展、撰寫藝評及城市、社區記憶的考現活動,包括2013年於誠品畫廊策劃「我們是否工作過量﹖」展覽、2014年於鳳甲美術館策劃「鬼魂的迴返」展覽、2015年6月舉辦「想要帶你去的地方—城市記憶工作坊:水交社的過去與現在」等。
2作品
0展覽
2出版
作品選集
我們是否工作過量
/
鬼魂的回返
/
2019
展覽
妖氣都市:臺灣妖鬼文學與當代藝術特展, 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 臺北, 臺灣
2019
展覽
臺南傑出藝術家巡迴展「交陪大舞台:陳伯義x吳其錚雙個展」, 全國巡迴, 臺灣
2018
展覽
野根莖:2018台灣雙年展(客座策展人), 國立臺灣美術館, 臺中, 臺灣
2017
展覽
想要帶你遊花園:民間音樂交陪藝術祭, 文化資產園區, 臺中, 臺灣
2016
展覽
近未來的交陪:蕭壟國際當代藝術節(共同策劃), 蕭壠文化園區, 臺南, 臺灣
2015
展覽
想要帶你去的地方—城市記憶工作坊:水交社的過去與現在, 總爺藝文中心, 臺南, 臺灣
2014
展覽
錄像雙年展「鬼魂的迴返」(共同策劃), 鳳甲美術館, 臺北, 臺灣
2013
展覽
我們是否工作過量?, 誠品畫廊, 臺北, 臺灣
2009
其他參與計畫
國科會梅洛龐蒂翻譯研究補助赴巴黎進修考察一個月,參觀考察威尼斯雙年展及會外展
2008
其他參與計畫
中研院年輕學者著作獎補助赴巴黎進修考察一個月,參與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建築繁殖場」論述
2008
其他參與計畫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建築繁殖場」(論述)
2006
其他參與計畫
獲得法國國家圖書中心「譯者旅法獎助金」兩個月,赴南法亞爾勒市考察
2005
其他參與計畫
赴法國南特、杜爾等地進修考察共三個月
2004
其他參與計畫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