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
2020
2020年1月,應紐約藝術家萊拉·高哈(Laila Gohar)的邀請,我們在曼哈頓聖誕節後的一個月為聖誕樹的舉行了一場悼念儀式。

我們撿拾聖誕節後在紐約街頭扔掉的聖誕樹,並將它們帶回工作室中一一火化。

通過火葬的儀式,將乘載美國消費主義的軀幹在烈火中逐漸成炭、樹脂化作一縷濃郁的氣味隨煙昇華。火化的過程同時進行食材的煙燻,最後用這些吸附著冷杉樹氣味的材料製作湯和甜品,邀請紐約的人們前來一同品嘗。為這個因假期犧牲的溫柔生命透過品嚐、悼念它們的犧牲。


萊拉告訴我,在美國文化中,湯代表著溫暖的擁抱,屬於非常大眾的comfort food,而冰淇淋就像熱情的吻,屬於派對上輕鬆的甜品。我們希望以這兩種餐點在地域文化中所帶給人們的印象和認知,替這場悼念儀式給予一個讓為了生活不斷工作奔波的紐約客得以停下來、緩緩和感受的場域。

由煙燻馬鈴薯、大蒜、洋蔥製成的湯和由煙燻蘋果製成的冰淇淋甜點,分別對應著我們書信往來時結尾的“ X”和“ O”,以輕鬆、現代的語言來回應這個世代的消費意識和被資本主義而簡化的節慶本質。
藝術家的其他作品
吞吐,然然,炭色的黑
裝置藝術 雕塑藝術 / 2023
記憶的保存術
雕塑藝術 /
黏稠,剝剝,靈魂的殼
雕塑藝術 / 2020
大河漫找-入喉的海河
雕塑藝術 / 2020
自由路16巷35號
裝置藝術 雕塑藝術 / 2018
和揉,香氣,名為我的糰塊
雕塑藝術 / 2024
木瓜,松鼠,午後的飽嗝
雕塑藝術 / 2019
有骨有幹,我們都是了不起的麵包
雕塑藝術 / 2015
秋陽,風起,凝結的糖
雕塑藝術 / 2020
粒粒,包裹,裸身的軟泥
雕塑藝術 / 2022
殼,迷流,冉冉的焰火
行為藝術 / 2023
在泥與天空之間
雕塑藝術 / 2022
作品選集
飄浮身體-我看著你
張立人 / 2020
林書瑜 / 2020
給你的愛
邱承宏 / 2020
來自海的偏移
楊登棋(登曼波) / 2020
跳繩的女人
蔡咅璟 / 2020
遮銀
黃博志 / 2020
窗花故事 / 窗景記憶
李光裕 / 2020
In the Morning
劉鎮洲 / 2020
Triangles No.5
韓旭東 / 2020
原位與兩點之間
張致中 / 2020
這裡2
陳肇彤 / 2020
午睡
倪祥 / 2020
守望相助
羅紹徽 / 2020
平衡校準
黃莛㭹 / 2020
這裡1
曾建穎 / 2020
Confectionery No.4
董旻晋(董明晋) / 2020
面的間隙
游孟書 / 2020
檳榔屋、山蘇床與蝸牛陷阱
鄒逸真 / 2020
遠方
拉黑子・達立夫 / 2020
黑太陽
寧森 / 2020
畫圓
張碩尹 / 2020
津光水上漂
張恬君 / 2020
漫遊者 003
鄭弘敬 / 2020
辦不到
周靈芝 / 2020
台北機電人2.0:訊息瘟疫 II
李依樺 / 2020
時間旅程
羅喬綾 / 2020
窗景漫遊
陳俊明 / 2020
莊志維 / 2020
曲歐德、空罐
徐瑞憲 / 2020
盈虧
簡翊洪 / 2020
摺頁#01
李政勳 / 2020
借光
吳芊頤 / 2020
垂直的微彎
崔綵珊 / 2020
背景
齊簡 / 2020
裂開的柱子
林柏樑 / 2020
延長
林俊吉 / 2020
Squares No.4
陳彥伯 / 2020
對焦201
李明維 / 2020
大魚缸:支搭帳棚
陳念瑩 / 2020
投射
王煜松 / 2020
台北機電人2.0:訊息瘟疫 I
曹淳 / 2020
Betty Apple 鄭宜蘋 / 2020
黃線
趙書榕 / 2020
Urban Myth No.31
駱麗真 / 2020
兩個福爾摩沙
吳其育 / 2020
Urban Myth No.33
郭奕臣 / 2020
BORING
劉世芬 / 2020
角質身體XX
李昆霖 / 2020
上牆
顧廣毅 / 2020
焦距的距離
許懿婷 / 2020
兩種時刻
林昆穎 / 2020
繪畫邊角
吳燦政 / 2020
壓縮
陳呈毓 / 2020
對焦202
蔡宗勳 / 2020
一層層:丘陵,集散地,漁網,漁貨,鳥,港口
吳天章 / 2020
79979
陳擎耀 / 2020
寶塔上的恐龍
洪鈞元 / 2020
15度的斜陽
太認真 / 2020
單凱悌 / 2020
飄浮身體-之上2.0
林冠名 / 2020
羽翅仙
呂易倫 / 2020
禮物
李國民 / 2020
變型者,何處與誰的輪廓
陳宗和 / 2020
摔壞的人造衛星
邱垂龍 / 2020
快樂龕
吳宇棠 / 2020
貨梯
鍾順龍 / 2020
意外事件
洪瑄 / 2020
浮島系列之花非花
陳敬寶 / 2020
社畜態
林泰州 / 2020
飄浮身體-邊界之間
李基宏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