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徐來
0/0
2020
裝置
空間的上方裝設著一盞吊扇,一片片從白漸層到黑色的扇葉,緩緩地轉動。徐來清風於盛夏帶來了一抹涼意,在看似暫歇的真實世界裡,這過場裡的迴旋即是我們無可迴避的當下,也可能是我們獲得一些啟示的契機。
藝術家
賴志盛
1971年出生於台灣台北,目前生活與工作於台灣台北。

賴志盛在空間或風景中進行細膩的干預性藝術實踐——繃緊的線索,收集水珠的小孔,或是破牆而出的樹木等。其創作以裝置及雕塑等多種媒介探索了張力、日常生活及個人經驗。賴志盛關注細節, 常在特定空間的不同元素之間創造新關係,直接與觀眾的身體及存在感知相溝通,作品帶有一種輕鬆、富有玩樂意味的極少主義傾向。在1990年代,賴志盛是觀念藝術團體「國家氧」成員之一;他在事業早期於台北周邊地區廢棄建築中展出的作品往往與看似無效的勞作實踐有關。其作品因此特定創作語境而帶有一系列顯著的特點:富有環境或空間親近性,帶有強烈拓展性,也帶有一種與觀眾好奇心直接對話的抒情細膩感。

賴志盛感興趣於自反性概念,以及這概念在觀念藝術傳統中的應用,他以此思考為基礎進行的創作往往對作品自身的「人造屬性」或荒誕屬性保有強烈意識。他有意識地創造帶有場域特定屬性的非典型日常現實。在關注荒誕或非典型現實之時,藝術家仔細探索微觀感知經驗。賴志盛在進行藝術創作時常引用其長達十三年的磚瓦匠職業經驗,以此為基礎探討勞作及消費主題。藝術家致力進行藝術實踐時去除自我表達的痕跡,甚至將表達的責任轉嫁於觀眾或布展技術人員身上。

以參加了第二屆大台北藝術當代藝術雙年展的《浮洲》(2018)為例:這一件作品在空間各處布滿了 鋼絲線,以干預手段填滿了空間,卻又讓空間的空蕩屬性愈發顯著。如地面一般帶有亮灰色的平板錨定了多個鋼索,而觀眾也可在這高於展廳地面的位面上行走,與作品之間發生空間關係。曾展出於倫敦海沃美術館的早期作品《原寸素描》(2012)則直接在建築空間上以單一線條「繪制」建築本身——精細地勾勒出建築輪廓的線性形式幾乎是不可見的。這種素描或繪畫行動仰仗於身體勞動,不僅指向了徒勞,更直接將現實的情景納入我們的觀看之中。

賴志盛在《邊境》(2013)等作品中進一步發展了其干預性實踐。此作品曾參加2015年的里昂雙年展以及2016年的愛知三年展;觀眾必須沿著展覽空間牆面的狹長通路行走,而在展廳地面上展示的,則是一系列布展技術人員遺留在展覽中的廢棄材料。觀眾在此作品中陷入了觀察者及被觀察者的雙重身份,並因展場中的廢料、自身在高危梯階上的身體狀況,以及這兩種條件的反差對比而開展思考。空間感與扭曲感也在《 這 》(2015) 中有所體現:作品將展覽空間的天花板拉低至觀者頭頂,因此觀者必須在一個昏暗卻又帶有奇異光芒的洞穴式空間中探索。

總的來說,賴志盛的作品促使我們關注周遭環境、關注我們做出的諸多努力,並促使我們在探索語境時關注空間及當下的獨特屬性。通過深邃而細密的干預性、轉變式藝術實踐,賴志盛指向了宏大意識與行為影響的對應關係,展現了深邃或極少之物的重量及價值。

賴志盛頻繁於全球舉辦展覽,曾於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2020)、霧島之森美術館,鹿兒島(2019)、觀察社,廣州(2018)、誠品畫廊,台北(2017)等機構舉辦個展,曾參加愛知三年展(2016)、里昂雙年展(2015)、OCAT當代藝術中心,深圳(2014)及海沃美術館,倫敦(2012)等機構的大型展覽。
藝術家的其他作品
2B205
裝置藝術 / 2023
動靜
裝置藝術 / 2023
恍恍
錄像藝術 / 2023
欄杆上的磚塊
裝置藝術 / 2023
我在空間裡放了一隻蚊子
其他 / 2023
豌豆公主
裝置藝術 / 2023
樑上的磚塊
雕塑藝術 / 2023
磚橘 20230517
裝置藝術 其他 / 2023
橘 20230201
繪畫藝術 / 2023
藍 20230116
繪畫藝術 / 2023
顏料罐 Titan Buff / Cobalt Blue
其他 / 2023
某個早晨
其他 / 2023
無人風景
繪畫藝術 / 2023
畫一條半透明的接縫
其他 / 2023
餘日
錄像藝術 / 2023
多餘
其他 / 2022
臨時
其他 / 2022
退後一些
其他 / 2022
留在後面
其他 / 2022
顏料罐_嘉義
其他 / 2022
日光浴
裝置藝術 / 2022
打出一面陰影
其他 / 2021
邊境_TC2
裝置藝術 / 2021
接近
裝置藝術 / 2020
繞梁
裝置藝術 / 2020
一角_2020
裝置藝術 / 2020
簡介
裝置藝術 / 2020
向一堵牆學習
裝置藝術 / 2020
垂直II
裝置藝術 / 2019
逗留
裝置藝術 / 2019
靜物畫
裝置藝術 繪畫藝術 / 2019
橘色_霧島冬天
裝置藝術 繪畫藝術 其他 / 2019
某個角落
裝置藝術 / 2019
生息
裝置藝術 / 2019
逗留
裝置藝術 / 2019
靜物畫
裝置藝術 / 2019
川堂
其他 / 2019
穗花橋上看風景
裝置藝術 / 2018
穗花橋
裝置藝術 / 2018
在牆上種一棵樹
裝置藝術 / 2018
一頁
裝置藝術 / 2017
白色畫作
裝置藝術 / 2017
即刻之前
裝置藝術 / 2017
筆記
裝置藝術 / 2017
膠帶、補土與漆
裝置藝術 / 2017
邊境_Aichi
裝置藝術 / 2016
草圖:門_南京
裝置藝術 / 2016
約莫鑽壞了六次
裝置藝術 / 2016
把碎屑堆在陰影裡
裝置藝術 / 2016
作品測試中
裝置藝術 / 2016
兩幅白色畫作
裝置藝術 / 2015
裝置藝術 / 2015
這次,我是來找你的
裝置藝術 / 2015
無題之後
裝置藝術 / 2015
間隔
裝置藝術 / 2015
邊境_Lyon
裝置藝術 / 2015
Artwork
裝置藝術 / 2014
Border_SZ
裝置藝術 / 2014
即刻
錄像藝術 / 2013
No Ifs
裝置藝術 / 2013
Nearby Scenery
裝置藝術 / 2013
Incomplete Drawing
裝置藝術 / 2013
Drawing Instant
繪畫藝術 / 2013
Border_KD
裝置藝術 / 2013
Border
裝置藝術 / 2013
Drawing Paper
繪畫藝術 / 2012
不遠處I, II
錄像藝術 / 2011
作為一種例外於現實的狀態
裝置藝術 / 2011
天空裡的彩虹 I, II
攝影藝術 / 2011
原寸素描
裝置藝術 / 2011
天空裡的現實II
錄像藝術 / 2009
未明
錄像藝術 / 2009
兜風
錄像藝術 / 2008
生活裡的闇影
錄像藝術 / 2005
天空裡的現實
行為藝術 / 2004
斷崖前生存
行為藝術 / 2002
圈圍
裝置藝術 / 2002
Arther
裝置藝術 / 2002
行為藝術 / 2001
六米立方
裝置藝術 / 2001
飛在八立方米的十二公斤粉末
行為藝術 / 2000
表明
裝置藝術 / 2000
行為藝術 / 1999
水平
裝置藝術 / 1999
對切
裝置藝術 / 1996
垂直
裝置藝術 / 1996
作品選集
津光水上漂
林書瑜 / 2020
繪畫邊角
齊簡 / 2020
游孟書 / 2020
大地主
齊簡 / 2020
PER‧FORMANCE ART
陳俊宇 / 2020
這裡2
齊簡 / 2020
第四十二次對摺
何彥諺 / 2020
投射
陳肇彤 / 2020
守望相助
陳念瑩 / 2020
登玉山途中
你哥影視社 / 2020
羽翅仙
曾建穎 / 2020
HOW’S THE WEATHER?
林子桓 / 2020
裂開的柱子
廖建忠 / 2020
盈虧
曾建穎 / 2020
Plastonki
楊季涓 / 2020
Train, Point Nemo, Astraurant, and Starling
林子桓 / 2020
面的間隙
陳肇彤 / 2020
糖蜜、酒精、健身工坊,是什麼使今日的生活變得如此不同,如此有魅力?
羅懿君 / 2020
HOO!
陳念瑩 / 2020
角質身體XY
曾建穎 / 2020
未失的訊息
林書瑜 / 2020
Hypothesis Voyager
林子桓 / 2020
雙生
林羿綺 / 2020
我的腦中正在舉行喪禮 哀悼者來來回回 不斷踏步—踏步—直至 所有感覺都被踏穿
劉文瑄 / 2020
丁建中 / 2020
眺島
張恩滿 / 2020
之間
吳聯吟 / 2020
黃線
齊簡 / 2020
夏娃克隆創造計畫VP/1-6
林珮淳 / 2020
台灣少年工系列
糖果鳥 / 2020
失去之歌
吳家昀 / 2020
快樂龕
陳念瑩 / 2020
Urban Myth No.33
李政勳 / 2020
台北機電人2.0:訊息瘟疫 I
張碩尹 / 2020
□/○
陳肇彤 / 2020
ASTHMA
陳俊宇 / 2020
禮物
陳念瑩 / 2020
迴聲者群像
林羿綺 / 2020
15度的斜陽
陳肇彤 / 2020
黑太陽
曾建穎 / 2020
摔壞的人造衛星
廖建忠 / 2020
這裡1
齊簡 / 2020
冷氣開放
陳念瑩 / 2020
舉牌人
陳姿華 / 2020
檳榔屋、山蘇床與蝸牛陷阱
張碩尹 / 2020
壓縮
陳肇彤 / 2020
Squares No.4
李政勳 / 2020
台北機電人2.0:訊息瘟疫 II
張碩尹 / 2020
悲滅說
游孟書 / 2020
BORING
游孟書 / 2020
信使II - 永恆漫遊與熱帶追尋
林羿綺 / 2020
大河漫找-入喉的海河
羅聿綺 / 2020
《雙生》Doppelganger
林羿綺 / 2020
變型者,何處與誰的輪廓
陳呈毓 / 2020
In the Morning
李政勳 / 2020
飄浮身體-上牆
許懿婷 / 2020
辦不到
游孟書 / 2020
轉變
李蕢至 / 2020
對焦201
陳肇彤 / 2020
漫遊者 003
吳燦政 / 2020
野地裡的百合花
齊簡 / 2020
浮島系列之花非花
崔綵珊 / 2020
一層層:丘陵,集散地,漁網,漁貨,鳥,港口
王煜松 / 2020
Object / The others
尹子潔 / 2020
79979
陳念瑩 / 2020
借光
陳肇彤 / 2020
Urban Myth No.31
李政勳 / 2020
出餐過久
陳念瑩 / 2020
南京
陳俊宇 / 2020
當代雕塑系列:美術館裡的當代雕塑(二十件當代雕塑 / 裝置)
陳曉朋 / 2020
空白之人
尹子潔 / 2020
上牆
陳肇彤 / 2020
當代雕塑系列:二十件當代雕塑
陳曉朋 / 2020
齊簡 / 2020
飄浮身體-我看著你
許懿婷 / 2020
文化廣告單
蕭其珩 / 2020
摺頁#02
陳肇彤 / 2020
遮銀
陳為榛 / 2020
平衡校準
洪瑄 / 2020
寶塔上的恐龍
孫知行 / 2020
意外事件
齊簡 / 2020
風之夢土
李蕢至 / 2020
給你的愛
蔡宜儒 / 2020
跳繩的女人
齊簡 / 2020
游孟書 / 2020
角質身體XX
曾建穎 / 2020
游孟書 / 2020
散步
林盈潔 / 2020
雕刻時光 ‒ 身體&記憶&流動
趙書榕 / 2020
Triangles No.5
李政勳 / 2020
沒有名子的
林盈潔 / 2020
Confectionery No.4
李政勳 / 2020
原位與兩點之間
齊簡 / 2020
兩個福爾摩沙
王煜松 / 2020
X.O.
羅聿綺 / 2020
內視鏡
吳聯吟 / 2020
來自海的偏移
陳肇彤 / 2020
信使 II—永恆漫遊與熱帶追尋
林羿綺 / 2020
麻豆蔗酒
曹淳 / 2020
延長
陳肇彤 / 2020
Let Me Inside You
林子桓 / 2020
高雙陂塘漣漪迷宮
李蕢至 / 2020
Silence
李政勳 / 2020
焦距的距離
陳肇彤 / 2020
社畜態
曾建穎 / 2020
Face the Wall VI
游孟書 / 2020
畫圓
陳肇彤 / 2020
時間旅程
吳燦政 / 2020
背景
齊簡 / 2020
黏稠,剝剝,靈魂的殼
羅聿綺 / 2020
摺頁#01
陳肇彤 / 2020
午睡
許懿婷 / 2020
暗潮3.0
丁建中 / 2020
垂直的微彎
陳肇彤 / 2020
Untitled
陳建榮 / 2020
曲歐德、空罐
陳為榛 / 2020
飄浮身體-邊界之間
許懿婷 / 2020
秋陽,風起,凝結的糖
羅聿綺 / 2020
貨梯
廖建忠 / 2020
篇章:開場白
糖果鳥 / 2020
窗景漫遊
吳芊頤 / 2020
大魚缸:支搭帳棚
齊簡 / 2020
當代雕塑系列:當代雕塑五四三
陳曉朋 / 2020
對焦202
陳肇彤 / 2020
遠方
陳肇彤 / 2020
_USED TO
陳俊宇 / 2020
發光半導體未來
吳其育 / 2020
兩種時刻
蔡宗勳 / 2020
窗花故事 / 窗景記憶
吳芊頤 / 2020
李蕢至 / 2020
飄浮身體-之上2.0
許懿婷 / 2020
保持上班系列
蕭其珩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