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在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駐村,展開了一個名為《理想的工作室》的計畫。這個計畫的靈感來自一本我正在閱讀的書——Giorgio Agamben 的《工作室中的自畫像》。書中描述的藝術工作室讓我深受吸引。Okamoto 在書裡談到他的朋友、藝術收藏,以及他如何透過工作室中的稀有書籍進行創作。
然而當我面對自己駐村期間的工作室時,我感到極大的失落。我知道,無論如何,我都無法創造出那樣的空間——不只是因為我的精神狀態沒有那麼深刻,也因為我在這裡只待短短一個月。
這份焦慮又被「開放工作室」的制度進一步放大。最初,開放工作室是為了對抗白盒子式的展覽——藝術家認為,在美術館或畫廊裡看作品,就像面對死去的遺跡。他們希望觀眾能進入藝術家的工作室,看到作品在「活著」的狀態中被創作。
然而到了今天,開放工作室本身也變成了展覽的一部分,進而對駐村藝術家造成壓力。如果你的工作室看起來沒有被積極使用,那就彷彿你的展覽不夠完整、不夠好。
於是我想到:那我平常的工作方式呢?我經常拍攝藝術家,那為什麼不請人幫我把這個空空的工作室,布置成一個「真正的藝術家的工作室」?於是我邀請了廈門當地的劇組美術,把我的空間變成一個視覺上說得通的藝術工作室。
我也邀請觀眾在裡面拍攝藝術家肖像,並展示這些照片,讓大家猜猜誰才是真正的藝術家。整個計畫,其實圍繞的都是藝術外貌的建構——不論是肖像還是工作室佈置,它們的呈現都依賴攝影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