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斷頭河計畫的一部分,藝術家從2018年開始追溯了竹塹社族人從鳳山溪谷上溯的過程,藉由原本散落在楊梅、新埔、關西等地的墓碑;遺落為水溝蓋的墓碑;曾與族人爭訟、佔地的土地神靈;校園後方山坡上的地基主;田園中的番社諸公;被漢人視為開山王爺的衛阿貴神靈等。描繪在番社與漢庄的界線消失之後,遺留在土地上的「墳」與「靈」,在其中與人群不斷交涉和存續的生命。錄像裝置作品《墳塚之地》始自藝術家梁廷毓自2018年開始追溯了新竹地區道卡斯族竹塹社族人從鳳山溪谷(現新竹縣尖石鄉、關西鎮、新埔鎮一帶)上溯的過程,調研考究、匯集原本散落於楊梅、新埔、關西等地竹塹社開基先人衛家的墓碑群,並以紙本拓印形式翻印重製。重新梳理道卡斯族竹塹社百年間的漢番交涉與族群遷徙的歷史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