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到大地帶來的劇烈感知,包含地質與氣候力量的死亡性及其凶險,在土地開闢之初便已發生。除了使不少廟宇、聚落反覆處在建設與毀壞的輪迴之中,也孳生不少地方野史與靈異傳聞。藝術家梁廷毓藉由重探南台灣歷史地震、暴潮的場址、死者的遇難現場及重建之後的廟祠,以及常民過往面對「地動」與「海吼」時蘊含的風水(geomancy)和宇宙生態學(astroecology)思惟,以蕭壠文化園區的駐村個展,作為計畫初步的呈現。透過影像敘事、物件與地理圖誌,重溯因為災變而產生的死難、鬼魅性及地質感覺,從靈體和超自然傳聞勾連地文(地震、地貌變化)與水文(暴潮、海嘯史);鬼魅與人文(陰祠、廟宇史)之間交纏互織的脈絡,思索地質條件對於歷史文化的影響,以及一種另翼的地史敘事與編撰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