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
2016
看著街上的宅男們,拿著粗大的鏡頭,對著一個年輕女孩猛按快門,外拍是一個台灣人都熟悉但是又覺得有些奇怪的活動。但是如果我們在國外複製它呢?如果它不再是專屬於台灣某種小眾的次文化,而成為一個用來表現台灣的習俗,就像原住民的慶典一樣,一切會發生什麼變化呢?
這是一個關於「被看見」的計畫。攝影創作者汪正翔與舞者林品菡合作,在紐約進行外拍,並且把這次外拍當成一個台灣的習俗,呈現在展覽當中讓別人看見。汪正翔對於此一議題的興趣,可以上朔至之前的創作,譬如拍攝台灣的木屋(《美國夢在台灣》),拍攝台灣的風景區(《一個風景的私史》),這次的主題則聚焦在一個次文化活動之上。但是如同之前的計畫,汪正翔並非記錄這些現實,而是用這些現實來隱喻自身。事實上,不論是個人、外拍的族群又或是整個台灣,我們都希望被看見。而為了達成這個目的,我們必須展現自己,必須成為儀式,必須成為一個比自己更大的東西,成為別人已經知道的樣子。我們並不知道那會是什麼,只有當我們來到一個異地,或是無法以自己定義自己的時候。
藝術家的其他作品
黑色結冰的湖面
攝影藝術 新媒體藝術 裝置藝術 / 2024
作品保持乾燥
攝影藝術 裝置藝術 / 2024
來日非善
攝影藝術 新媒體藝術 / 2023
理想的藝術家工作室
攝影藝術 行為藝術 裝置藝術 / 2023
名人肖像
攝影藝術 新媒體藝術 / 2021
台北民宿藏畫
攝影藝術 裝置藝術 / 2020
台灣聖山前傳:喜馬拉雅山
攝影藝術 裝置藝術 / 2018
台灣聖山
攝影藝術 裝置藝術 / 2018
數位照片如何衰老
攝影藝術 / 2016
風景製造機
攝影藝術 / 2016
My Scenery Only for You
攝影藝術 / 2015
現象世界
攝影藝術 / 2015
美國夢在臺灣
攝影藝術 / 2012
我真的在歐洲有個展覽
攝影藝術 行為藝術 裝置藝術 /
探索更多作品
台南城牆觀察松
台南路上觀察團 / 2016
XXY-物事的場所
吳美琪 / 2016
日復一日-欲望的驅使是潮濕且乾癟的
呂易倫 / 2016
道別場合
林佳文 / 2016
Family photo
陳姿華 / 2016
泳者
陳彥呈 / 2016
建功神社
陳飛豪 / 2016
時空穿越
陳斌華 / 2016
侵蝕的記憶
黃至正 / 2016
What’s Up Plant?
鄭婷 / 2016